演员
男演员
胡歌(演员)

如何评价演员胡歌?

关注者
659
被浏览
3,446,337

196 个回答

你已经评价了

是演员

发布于 2015-08-10 15:46

胡歌在报考大学的时候,选择了两个方向:一个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一个是上海戏剧学院的表演系。

成绩出来,胡歌在中戏的专业成绩排第二名,在上戏的专业成绩排第三名。但在最后,胡歌没有选择成绩好一点的中戏导演系,而是选择了上戏的表演系。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诚地表示:“家里条件也一般,我得先解决生计问题。之所以选择去上戏学表演,理由很简单,我就是想先挣钱。”

这种坦诚的想法在许多人听来,可能会生出某种偏见,认为一个这么重视赚钱的人,怎么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呢?

实际上,胡歌早在年少时代就已经通过多种“文艺技能”来赚钱了。他的父母打小就将他送入一个叫”小荧星艺术团“的文艺培训机构,让他学习唱歌、朗诵、演小品等文艺课程。在十四五岁的时候,胡歌就已经是一个拍过广告、当过主持人、进过剧组演戏的“小明星”了。

许多接触过他的广告导演、制片人或者仅仅是身边的普通朋友,都认为他有着极好的当演员的条件。他外形帅气,气质阳光,人又机灵,很受大家的欣赏,觉得他就应该去演戏,当演员,当明星。但处于青春年少时期的胡歌并不买这些欣赏的帐,甚至还一度有抵触情绪,总觉得:“你们为什么只看我的脸?”

不难看出,胡歌在年少时期就更希望人们能看到他更多的东西。他一直是个有自己想法的人,哪怕是成了非常有名的演员、明星,他也还是会选择去做一些能够提升自己内在的事情。这正是他被许多人喜欢的人格魅力之一。


真正成为演员之后,胡歌很早就实现了“赚钱”的目标,甚至在出演《仙剑奇侠传》里头的“李逍遥”之后,他收获到的名与利,超过了他的预期。他没想到自己能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学生,一下子就成了备受观众喜爱的明星。

“李逍遥”成了许多年轻人青春记忆里的一个重要元素,《仙剑奇侠传》也掀起了仙侠剧的风潮。这部剧为胡歌的演艺之路带来了一个很好的开始,但却因为一场车祸,让他遭遇了“演艺之路差点戛然而止”的风险。这场车祸发生在2006年8月,胡歌在拍摄《射雕英雄传》期间,从横店回上海的途中,所乘车辆与一辆货车发生追尾。车祸带走了胡歌助理的生命,胡歌本人则幸运地与死神擦肩而过。

这样一场车祸,显然对胡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是脸部、脖子缝了一百多针留下的一些疤痕,而更多是心理上的影响:他算得上是经历过生死,也就更懂得珍惜生命,懂得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这对他日后的演戏,也有很大的帮助。

2007年复出之后,凭借《仙剑奇侠传》、《射雕英雄传》、《天外飞仙》、《少年杨家将》等电视剧带来的人气与口碑,胡歌的演艺事业呈现了一幅大好的景象。尤其是在主演《伪装者》和《琅琊榜》两部热播剧后,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在业内的口碑也越来越好。


作为一名演员,作品能够得到观众的喜爱,当然是一件值得荣耀的事情。但像胡歌这样有追求的演员而言,仅仅被观众喜爱是不够的。他知道,自己的表演需要得到更为专业的打磨,自己的阅历也需要更为丰富的经历去充实,如此一来,在荧屏上才能呈现更好的角色诠释。

他能够在遭遇车祸时仍保持乐观与坚强,能够在拍戏时给工作人员留下极好的印象,能够在大红大紫时选择暂停工作去学习,种种这些,都让胡歌的人格变得更有魅力。许多人喜欢胡歌,欣赏胡歌,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所出演的作品,还因为他本身的人品。在许多和他接触过的同行或粉丝口中,胡歌是一个亲和、温柔、努力、敬业、懂礼貌、高情商、低调踏实的“演员”,而不是一个狂妄自大、实力薄弱、虚有其表的“明星”。

我个人对胡歌的印象始于他在《仙剑奇侠传》里的演出,但那个时候并不喜欢看仙侠剧,对他也并不感冒。并且坦白讲,在《琅琊榜》之前,我对他的印象还多少有些偏见,觉得他是一个靠颜值吃饭的明星。之前有一个朋友特别迷胡歌,我都还觉得有点难以理解。但在看过《琅琊榜》以及《伪装者》之后,发现他其实并不是那种只靠颜值立足的明星,而是有演技的实力派。

我开始对他产生了一种了解的兴趣,知晓了他在年少时代的一些故事,也知道了他出道以来经历过的顺遂与坎坷,也了解到了他对演戏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发觉胡歌之所以能这么受人喜欢,是有理由的。他为人谦和低调,对人心怀感恩,演戏会用心琢磨,对作品有追求,对自己有要求,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演员。

而这其中最让我改变印象的,是他参演话剧《如梦之梦》的故事。


《如梦之梦》是著名话剧导演赖声川极具创造性的作品,该剧分为上、下两场,长达八个小时。该剧以环绕形式的剧场做演出,观众坐在舞台中央,能够近距离观看演出,感受话剧的魅力。胡歌饰演其中的“五号病人”一角,有着很重要的戏份,从头到尾,贯穿始终。该角色是一位身患绝症的建筑师,纠结于痛苦的过往和离奇的梦境。要把这个角色演好,需要有扎实的表演功底。

众所周知,话剧表演和电影、电视表演有着很大的不同。比起对着镜头可以来很多遍的电影、电视表演,话剧表演没有重来的机会,必须要有精准的拿捏。胡歌在大学时代就很重视话剧舞台的历练,在参与多部剧集的表演之后,内心也十分渴求出演话剧。毕竟,比起电视剧,话剧更能提升一个有追求的演员的功力。

但在选拔“五号病人”这个角色的演员之初,《如梦之梦》剧组并没有考虑胡歌。等到剧组有人提到胡歌时,制作人王可然还专门花了不少时间去对他进行了解和研究。他看了胡歌车祸后的一些采访视频,觉得胡歌经历过这样的惊险,在表演中或许能有不一样的演绎。经过和胡歌的沟通,最终定了他出演“五号病人”。


包括赖声川、王可然以及《如梦之梦》其他演员在内,都对胡歌台前幕后的表现留下了十分良好的印象。台上,胡歌对角色的拿捏非常到位,八个小时的演出,一丝不苟地呈现角色该有的情绪状态,让观众收获一场好戏;台下,胡歌为人处世的亲和谦卑,让所有人都觉得好感十足。

这样的表现并非随随便便就可得来,而是经过了足够的努力与用心换来的。据称,胡歌在每一场戏开演前,都会进行认真的排练。他独自背个包前往排练场,每次排练都会被一群粉丝围绕,争先恐后地要签名。他耐心地一一答应,有时候签名就得签个半个小时以上。而在演出正是开始前,他会早早地躺到舞台的病床上,在观众进场时就进入角色的状态。

这显然是一个好演员才会有的态度,如此这般,自然就能出来好的作品了。当你了解到胡歌的这些故事,就会理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了。一个拥有良好外形的演员,愿意沉下心去打磨自己,愿意抽出时间去学习提升自己,本身就是一件很给人好感的事情。


而作为演员的胡歌,总是在自己最红的时候,不忘自律,也不忘自省。他多次提及林依晨曾对他说过的一段话:“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

胡歌很认同这句话,也在用他自己的行动来践行这句话的意义。作为观众,我们当然乐意看到一个不把自己当明星的演员以一种非常认真的态度去面对演戏这件事儿。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更多优秀的作品出来。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首发于公号【木易电影】,欢迎交流。

编辑于 2017-06-20 08:48

我实在难以赞同某个答主的回答以及某些乱七八糟的新闻或者评价。

我是胡椒,但我也从来不觉得他完美到百分之百的地步。

他黑点很少。具体来讲就是除了感情勉强能算大家认为的差评而事实上我觉得完全人之常情,剩下的都不是黑点。

真正公开的感情只两段,假如你们非要加上杨幂,我只能说半真半假,因为网上所谓微博隔空秀恩爱不能作为成立的证据,而且那棵所谓胡杨树其实不是法国梧桐么(摊手),讲真大家认为的热恋期他刚从车祸拔出来整个人都不大正常呢,他自己也承认仙剑三的时候觉得急于走出过去阴影所以整个人的演戏都很夸张,何况生活。事实上和江疏影的事情我只知道一个大概的经过,可是说胡歌对江疏影产生怀疑并且和她分手的,你们真的和胡歌进行过深度交谈得到这个结论??还是被某些新闻通稿洗刷了三观??

最不能忍受说他真风流,文人毛病一个不少,我承认有些时候他是非常文艺甚至有点多愁善感或者矫情,但这和风流没大关系吧,我始终不明白,一个快三十五的男演员,到现在爆出两段恋情,这样就属于真风流了??还是你们都没谈过恋爱??你们又不知道他的感情观0.0

还有关于妈宝男,真的够了,我非常不能接受那些不把父母的想法放在心里还讽刺别人孝顺把母亲的建议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的人。 首先,感情的事情本来就要讲究缘分,时机,他和薛佳凝的感情,他自己承认的妈妈是同意的,有些也不知道是粉丝还是什么的不要情怀太重,过去的感情就是过去了,为毛非要绑架他不让他走出去。其次,他妈身体不好而且是非常不好,多照顾老妈的想法竟然被你们认为可惜?! 我觉得真是可笑!我相信最终能让他妈妈和他都满意的女孩子也一定是很好的女孩子吧。 最后,麻烦你们不要YY他妈好像拆散了他和所有女朋友,脑洞不要太大好嘛。他妈真的那样恶毒,都不能忍受自己儿子找个对象?!

其余的敏感细腻,我觉得确实是这样,他对自身保护欲强烈,那是自然的,毕竟在这个圈子嘛,可是所谓的因为运气和他人的保护让他比较天真和客观,我完全不赞同,因为他身上的天真不染世俗气,是他自己保护的,他自己刻意不想让自己去接受刺激,以免丢失身上那份纯真,初心和少年气。其实我觉得国内演员到三十多他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不说演员吧,就是普通人,其实眼睛里有那份沉淀,但是还是非常纯粹和干净的非常少,但是他就是有,他站在那里,身上干干净净,骨子里似乎都流淌出和这个世界不够相符的纯真。

还有说对于和他有利益关系的人,他几乎不结交,或者说在圈内除了霍建华和原先老友几乎没有知心朋友,对不起,滚你妈的。

你完全不了解他的朋友圈,他的交友原则,你不知道他的格局怎么可能限于这些表面上所谓名利二字,他身上有传统文人的那种情怀和傲气,这确实是文人的特质,他只是交朋友也看重朋友的职业操守和追求方向而已,你要只说利益我完全不能苟同。

不过他确实幸运,但从某种程度他也确实不幸,我认同。但这是人生,不是他的缺点。

看了他这次的一个文字采访,关于这一年事业再次高涨的内心想法。读完了就像穿过没有氧气的大气层。实质上我觉得他一点也不快乐,他从没想到有一天整个人生泡沫化到失衡,他非常担忧自身坚持的东西失去了,而且他对身边爱他的人对他的期待的认识又加深了。他肯定又会一直非常努力害怕辜负大家。因为他一直在做很多的事情去满足大家对他的期待啊,虽然他很清楚自己要做些什么,采取哪种方式,但是最终也是满足于他的影迷对他高度的期待。

他才是那个真正把大家都放在心里的人,对于人生的不管演戏也好,或是其他方面的进步与追求,一方面确实源于他自己的内心的目的,但是又何尝不是不想让期待他的人失望。

我看到他现在站在这么高的地方,能挪动的位子都很小,甚至小小地任性一下都不行。

我就觉得他好落寞,好孤独。

我好希望有一个懂他爱他又非常阳光,知书达理的女孩子赶快出现陪在他身边啊。

我怕这样下去他给自己的压力越来越大会一直自苦的。不过他还能自娱自乐减减压,但这种表面上的也是为别人带去快乐的方式,真的能到达内心深处为他自己缓解压力吗?

所以就是一个外表看起来只有三岁但是真的已经好多岁的超出常人沉稳的人啊,他身上也有磨不掉的傲气和坚持。

你几乎能在他身上看到你能想到的优点,勇敢善良执着聪明情商高有义气谦虚勤奋努力坚韧还有操守。

但你也能看到一个人生而为人的深深的无奈。

或许这才是真实的他吧

发布于 2016-11-05 00:08

曾经潇洒如风,如今温润如玉。

发布于 2015-09-28 12:33

唐人,为何难造第二个胡歌?

《南方车站的聚会》拍摄前,导演刁亦男一直在考虑,周泽农这个角色交给谁来演。

选廖凡,他身上有亡命之徒的那种狠劲儿,《白日焰火》还合作过,并成就了这部电影在艺术、商业的价值。

2014年,投资不到2000万的《白日焰火》,拿下1.02亿元票房,刁亦男、廖凡分别拿下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银熊奖最佳男演员。

让廖凡出演周泽农,会是一步稳中求胜的选择,但最后,这个角色还是给了胡歌。

刁亦男和制片人沈暘承认,选择胡歌,主要还是看中他的商业价值,不过资方和导演的初衷愿望落空了。

有了《白日焰火》的成功,投资方们对导演和演员的阵容、实力也认可,《南方车站的聚会》投资比《白日焰火》时翻了5倍(投资过亿)

猫眼专业版预测,《南方车站的聚会》最终票房在2.22亿元左右,这部片子票房要达到3亿才能回本。

胡歌,确实是当下实力和商业价值兼具的男演员之一,也一直抱着决心在电影上突破转型。

2016年拍完《猎场》,胡歌停止了电视剧拍摄,转到大银幕,从《你好,之华》里的家暴男、《攀登者》里失去双腿的杨光等配角,到《南方车站的聚会》里的盗窃通缉犯周泽农,《李娜》里的姜山,胡歌仅用了3年时间。

从小荧屏到大银幕,胡歌有向好的方向转型,但算不上真正的突破。刁亦男、陈可辛大导演们欣赏胡歌,认可他的实力,更多还在考量他的商业价值。

演员真正的突破,除了业内口碑,还有观众缘。从偶像明星到实力男演员,他用了10年时间证明自己,在电影领域胡歌还需多少年?

颜值与运气,胡歌的幸与不幸

胡歌,一直觉得自己运气很好。

小时候的他,性格腼腆,父母希望他的性格能外向些,把他送进上海电视台小荧星艺术团考试,每年3万人报名,最后只录取60人,那会儿身材胖胖的他,有些拒绝,却哭着考进去了,直到小学毕业,胡歌才离开这里。

学生时代起,胡歌就是学校的文艺骨干,学校广播台的台长,主持《阳光少年》节目,业余还找了兼职模特的工作,在上个世纪90年代那会儿,胡歌拍广告的酬劳就曾高达1000元。

“我社会工作还挺多的。”提到学生时代,胡歌很自豪,上高中那会儿,他已经能够自己承担学费和生活费,还经常慷慨地请同学吃饭。

业余拍广告时,胡歌想,「以后,我也干这行吧」。他从别人那里得知,要做广告这行,最好去专业院校学导演。

2001年,19岁的胡歌参加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招生考试,尽管还未得知考试结果,但从招生老师的夸赞和眼神里,胡歌知道自己肯定通过了。

胡歌的母亲对他说,“学了这么多年表演,你也去上戏试试吧。”

最后,中戏和上戏,胡歌都通过了。

胡歌选择读上戏的理由也很现实,在上海读书可以自己赚学费和生活费,到了北京就要向家里拿钱了,家庭条件不算富裕,母亲又体弱多病,“先解决温饱,再谈理想嘛。如果衣食无忧,我才不管这些,就去北京了。”

当时,上戏的一个老师也对他说,“做导演很难,毕业好多年都不一定成为真正的导演,但按照你现在条件,还没毕业就能演男一号。”

最后,被这个老师说中了,大二那年,经自己的配音演员朋友搭线,胡歌与唐人的老总、导演李国立见面了,期间胡歌觉得很不自在,也没多说话,互相留了电话。

见面一个月后,李国立给胡歌打电话,胡歌收到唐人签约邀请,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当时不管什么公司来找,我都会签约的,这么早就有公司看中你,是很难的事,在学校也会比较急躁,没太深入了解,现在看当时挺冒失的。」

进入唐人,胡歌拍的第一部戏是现代时装剧《蒲公英》,本来定的男二号大学生的角色,却因男一号一直找不到人,最后被硬推到男一号。

那会儿胡歌只有22岁,却要演一个30岁的父亲,有一个6岁的女儿,戏外小姑娘一直叫他哥哥,造型师也觉得他看起来阅历不够,给他配了个眼睛造型,被大家说像哈利波特。

第一次拍戏,面对镜头,胡歌很不自信,在片场也常被摄影、灯光指来指责去,《蒲公英》拍完后,胡歌觉得很挫败,公司对他的表演也不太满意,又安排他去横店试了古装造型。

等看到造型后,胡歌都有些嫌弃自己,周围人也说,拍清装剃头那就更不好看了,唐人还把他列入古装戏黑名单,胡歌觉得自己完了,“公司大部分都是古装戏。”

他的经纪人不死心,拉着胡歌想再试一次,哪怕在里面演个配角磨炼下。试造型中,有个小姑娘盯着胡歌看,兴奋的说,“你要演李逍遥对吧?”胡歌很意外,也很高兴,有人认可他的古装造型。

后面,又遇到了《仙剑奇侠传》游戏之父姚壮宪,他拉着胡歌要合影,胡歌有些懵,几个月后,胡歌在小年夜收到经纪人的电话,他拿到了《仙剑奇侠传》李逍遥的角色。

2005年上映,《仙剑奇侠传》火遍全国,胡歌成为新一代古装男神,“无胡歌不仙剑”,至今仍未被打破。

趁热打铁,胡歌又陆续拍了《新聊斋志异》里的书生宁采臣,《天外飞仙》里的童远,《少年杨家将》里的杨延昭,奠定“古装王子”的地位



2006年拍摄《射雕英雄传》,正是胡歌事业上升期,一场车祸,改写了他的命运。

在沪杭高速的嘉兴路段,胡歌正在车上睡觉,他坐的车被厢式货车追尾,胡歌身边的工作人员去世,胡歌捡回了一条命,脖子和右脸却严重割伤,手术缝了100多针。

恢复意识后,胡歌眼睛睁不开,用手摸了自己的脸,没有知觉却血肉模糊的触感,“就像在摸生猪肉,黏黏的、湿湿的。”

他做好眼睛瞎、脸毁容的准备,去往医院的路上,极力往乐观的方向想,“大不了做幕后,做个特型演员,演柯镇恶、梅超风、海盗这样的角色。”

经过6个小时手术,胡歌见到经纪人的第一句是,“这是我的新造型。”同事们怕他受不了,一直不肯拿镜子给他,等透过洗手间看到肿胀到1.5倍的脸时,有些恐怖,但冷静了下来。他还催促着前来医院探望的父亲,让他早点回家照顾生病的母亲。


直到得知一起坐车的同事去世后,胡歌的乐观心态开始崩塌,对自己迷茫,“当时那个样子,跟现在不太一样,眼睛有很厚的一层死皮,掉下来后眼睛都变形了,我能接受,但观众是接受不了的。”唐人老总蔡艺侬,当时一直陪在胡歌身边。

眼睛植皮手术后,胡歌也很难接受新形象,害怕遇到媒体和摄像头,一度想要放弃演员职业。不过,《射雕英雄传》剧组坚持不换男主角,一直等待他回去复工,他想过拍完这部就退出演艺圈。

到了剧组,胡歌给全体工作人员鞠了一躬,大家很照顾他的心情,胡歌心里却是煎熬的,每次演完,导演也没说过不过,只是与摄影小声的交流着,然后灯光机位重新摆上。

「我要回来干嘛,给工作人员增加负担,还影响拍摄进度」

后期,拍《射雕英雄传》时,胡歌心里抱着很多杂念,拍摄结束也没摆脱车祸带来的阴影,直到拍《仙剑奇侠传3》时,他才彻底放下。

经历这一劫,胡歌的内心里有了很大转变,“以前自己活得挺肤浅浮躁的,事业、学业都很平顺,很多事业对我来说特别容易,现在会更珍惜每一次机会,什么都有可能瞬间消失,一无所有。”

唐人,为何难造第二个胡歌?

胡歌,是唐人艺人里最出彩的一个。

唐人在艺人发展这块一向比较“佛系”,从早早退出演艺圈的的唐人一姐孙莉,后来签约的胡歌、袁弘、刘诗诗,再到近些年力捧的韩东君、胡冰卿等,在唐人安安稳稳呆着的艺人们,基本都是安安静静拍戏的类型,即使后来有些流量的胡歌、刘诗诗、古力娜扎等,跟同期其他的流量艺人,气场上也有些不同。

这种佛系氛围,也造成了唐人艺人有口碑、却难出圈的魔咒,林更新、蒋劲夫、金晨打官司也要跟唐人解约,留守在唐人的韩东君、陈瑶,人气始终不上不下,这几年唐人在作品制作能力上也大不如前,胡冰卿接连几部大女主戏,也难被捧红。

新捧小花李兰迪在《你好,旧时光》《我就是演员》后人气上升,却没持续输出作品,近期参与的《亲爱的客栈第三季》,又因为节目败了不少好感,想要重新拾起路人缘,还需多部佳作支撑。


古力娜扎有人气,却一直难有口碑代表作,刘诗诗约满出走唐人,胡歌《琅琊榜》之后成功转型,话语权增加,一直接触大银幕制作。

《轩辕剑之天之痕》时,唐人很捧蒋劲夫,想把他打造成第二个“胡歌”。没成想,连出走的林更新都没比上,却成了广为熟知的“家暴男”。

唐人,为何再难造第二个胡歌?

1、时机因素

胡歌签约唐人的时候,大陆艺人基本出彩在演员行业,只要有足够的电视剧曝光量,再有《仙剑奇侠传》这样的爆款,很容易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2005年那会儿,唐人也是大陆电视剧市场内容制作的头部公司,再早些年的《绝代双骄》《天地传说之鱼美人》《天地传说之宝莲灯》等都是唐人出品,即使像袁弘、刘诗诗这样佛系发展的艺人,也能碰上《射雕英雄传》《新聊斋志异》《仙剑奇侠传三》《步步惊心》这样的作品。


到了蒋劲夫、古力娜扎时期,唐人在游戏改编剧集上陷入了低谷,《轩辕剑之天之痕》有热度,口碑却输了,《青丘狐传说》《仙剑云之凡》时也早没了早年的影响力。

于正联手欢瑞打造的《美人心计》《宫锁心玉》成为剧集爆款的新宠儿,欢瑞后续发力《古剑奇谭》,慈文也凭借《花千骨》《老九门》等崛起,《步步惊心》后,唐人较拿的出手的口碑作品就是《无心法师》,带火了韩东君、金晨、张若昀、陈瑶等人。


2、市场环境

张若昀非唐人艺人,陆续凭借《法医秦明》《九州天空城》《麻雀》奠定地位,现在又有《庆余年》这样的大作品加持,韩东君也陆续接了《仙剑云之凡》《无心法师2》》人生若如初相见》《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等作品,但人气上升始终差些火候。

金晨在唐人时期,演技和口碑不错,一直有粉丝支持,《女医明妃传》播出时,她的呼声挺高,不过唐人在艺人宣传和商业价值上,没能给她带来太大影响力。

唐人整体遵循佛系发展,金晨又是一个比较有发展野心的艺人,最终闹解约出走,被唐人看好的胡冰卿又不得路人缘,有路人缘的陈瑶又一直拿不到好作品。

胡歌、刘诗诗的年代,有拿的出手的作品,出圈很容易,互联网时代不再是“酒香也能走出巷子”的时期,唐人在艺人规划上的优势只有自家作品,这点优势也快没了立足之地。

客观来讲,走红的胡歌、刘诗诗、古力娜扎,同在唐人发展,他们为何能在流量上率先出圈?刘诗诗、胡歌分别有《步步惊心》《琅琊榜》等爆款作品,古力娜扎也凭借与张翰的恋情,常常登上热搜,即使古力娜扎在唐人内部比不上胡冰卿,也有不少资源找上她。


3、性格问题

胡歌,业务能力和商业价值,更是唐人里最拔尖的。

唐人在打造蒋劲夫时,也是参考胡歌的路线,第一部安排了《轩辕剑之天之痕》,除了时机问题和大环境不如以前,蒋劲夫沦为当下的处境,最大根源在于他的性格。

在写蒋劲夫的文章(家暴的蒋劲夫,一个没长大的「巨婴」)时,曾说过,他太顺利了,没遇到大风大浪,早期胡歌同样如此,年少得志,考上上戏签约唐人时,学业事业顺利。

但胡歌,在最得志的时候,遭遇了车祸,这场车祸本可以压垮他,却因为各种因素选择留在了这个圈子,《射雕》剧组一直等待他,给了他温暖,也带来了压力和责任感。

车祸疗养期间,蔡艺侬一直陪着他康复复出,胡歌家庭教育也养成了他知恩图报的性格,这么多年过去,林更新、袁弘相继退出唐人,胡歌依然挂在唐人旗下。

蒋劲夫没有这样的经历,最大的风浪在于跟唐人解约失败,但很多艺人都有跟经纪公司打官司解约失败案例,都没像他那样落得“家暴男”的境地,只能说,大环境、时机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发展,但性格因素决定了一个人最终的走向。

从偶像、演员再到大银幕,胡歌为何那么难?

说到胡歌的成功,前期他可能比较幸运,但从偶像到实力演员,胡歌花了整整十年。

车祸带走了他往日容颜,却留下了眉眼间唯他可见的洞天。

2007年,胡歌复出时,看过他很多采访,戴着眼镜,用来遮挡脸上的疤痕,说话也透着不自信,在这之前他也一直留着“花仙子”式的发型,长长的刘海。

多年后,胡歌凭借《琅琊榜》一角,完成从偶像到实力演员的转型,再看到他出现在大众前,眉眼里多了自信,刘海早就梳了上去,李静、鲁豫再次采访他,都说气质变了,更成熟有魅力了。

「以前觉得脸长,现在年纪大了,也无所谓了」

如果没有《琅琊榜》的成功,胡歌说这话一定还是不自信的。

车祸复出后,胡歌陆续拍了《仙剑奇侠传三》《神话》等古装剧,却陷入了瓶颈期。某天,胡歌打开电视看《神话》,换台看到《仙剑奇侠传三》《仙剑奇侠传》,一晚上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三部戏,他发现,居然《仙剑奇侠传》是他拍的最好的。

对于《仙剑奇侠传三》,胡歌有些遗憾,那时他刚摆脱车祸阴影,心态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以致于回看这部戏,发现表演极度夸张。他想了想拍《仙剑奇侠传》时,常常被导演和武术指导天天骂,尽管被骂麻木了,但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底线,同样的错误绝不犯下第二次,反而成为古装剧里最好的一部作品。

打那后,胡歌开始不接古装戏,专心拍起了现代戏、年代戏,演一些反差大的角色,《苦咖啡》《香格里拉》《新摩登人类》等,但作品没多大水花,2011~2013年,胡歌事业陷入低谷。

直到2014年,与闫妮在《生活启示录》合作,一段“姐弟恋”剧情,又让胡歌成为话题中心,很多观众难以接受他跟闫妮谈恋爱,却也让他摆脱“古装王子”的标签。

陆续,他开始收到《伪装者》《琅琊榜》《猎场》等邀约,尤其与正午阳光合作的《伪装者》《琅琊榜》两部作品霸屏2015年,梅长苏一角不再是依靠胡歌的颜值吸粉,而是靠演技获得观众认可。

对胡歌来说,获得最大自信在于母亲的夸奖。

「以前看我的戏,她只会说扮相不错,现在她会说,看着我在屏幕上哭、流泪,也会跟着着急,相信这个人,而不是我儿子」

刘涛回忆,拍摄《琅琊榜》相认那场戏时,胡歌哭的鼻涕都快流到嘴里,导演一直没有喊咔,她看不下去,直接上手帮胡歌抹干净了,导演说这段戏挺好,会保留下来。

「角色需要你帅时就要帅,需要丑时就要丑,我演戏的时候,会把形象交给别人,不太顾忌自己的形象」

2016年拍完《猎场》后,胡歌给自己放了半年假,也没再接电视剧,慢慢地,在《你好,之华》《攀登者》《南方车站的聚会》等大银幕上,看见了他,陈可辛的《李娜》也定了他演男主,这三年,他合作的都是岩井俊二、刁亦男、陈可辛等导演,也渐渐融入周迅、吴京、章子怡、廖凡等电影咖阵容。

不过,电视剧出身演员转战大银幕一直很困难,孙俪如此,胡歌亦遭到质疑,《攀登者》上映后,胡歌的表现并没得到广泛认可,《南方车站的聚会》回本艰难。

「胡歌,在大银幕上号召力不太好」,很多人质疑他。


事实上很多导演找他,也是看中他的人气和商业价值。

霍建华曾向鲁豫表示过迷茫,“以前别人找我拍戏,会觉得自己还不错,现在我却在想,他们是看中你的实力,还是人气。”

胡歌想的很明白,“千万不要排斥,你要感谢你的人气和市场价值,才能挑到最适合自己的剧本和角色。”他认为,演员是被动的职业,当有能力去挑选的时候,放在面前的几个本子,演员可以化被动为主动。

《南方车站的聚会》虽然商业价值上输了,但胡歌却凭借作品走进了戛纳电影节,也有了更多电影资源合作的机会,吴京、章子怡、廖凡,这些电影咖们很欣赏他。而从小荧屏到大银幕,胡歌迈入这个圈子,用了不到三年时间。

接下来,胡歌还有与陈可辛合作的《李娜》即将上映,胡歌的大银幕之路,比起摘掉偶像光环时,要顺利多了,获得认可,只是时间的问题。

时光倒回刚出道那会儿,胡歌还是会选择同样的道路,兜兜转转,偶像光环扣过,演员实力得到认可,该有的都有了,“我挑剧本,只喜欢挑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戏,不会因为赚钱买房子,演员带来的幸福感,才是持久的。”

拍《神话》时,胡歌常常自己拿着五六个凳子,扎西顿珠觉得他很不一样,他告诉对方,“享受生活,当然要自己来享受了。”

编辑于 2019-12-19 18:13

胡歌12年后首谈车祸:既然活下来了,就不能白白活着


文/麦大人


01

胡歌又刷屏了。

近日他上了《朗读者》,而这一期的主题是“生命”,他用磁性的嗓音,朗读了一段《哈姆雷特》中的经典独白,相当震撼: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默忍受命运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种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

从胡歌口中说出这段话,格外的掷地有声,那场几乎改变他命运的车祸,让他重新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胡歌说:

我有一个阶段特别不愿意去提及那段事情,因为车祸,我身上背负了太多光环,大家都说我勇敢的从这个车祸中走了出来,给了我很多溢美之词,但那个阶段我觉得我不需要。
但是这几年,为什么包括我自己都会再去回忆这件事情,因为今年正好12年了,算是一个小小的轮回吧。我会思考那件事情带给我了什么,我觉得,我能够活下来,或许是因为有一些事情要做。



12年是一个轮回,上一次是老胡的本命年,24岁风华正茂,却飞来横祸。

如今他已36岁,经历过死亡边沿,又重新回到事业巅峰,这份阅历让他比常人有更深的洞察,对世事看的更清更透。

难怪有人说,没有经历过生死的人,不要轻易说看懂人生。


02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胡歌无疑做到了。

2005年,23岁的他,以一部《仙剑奇侠传》横空出世。豪爽深情、痞帅洒脱的李逍遥走进人们的视线,胡歌一举成名,国民男神不胫而走。



君子世无双,陌上人如玉。

茨威格说,世人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或许是人生的路太过顺利,上天有意搓搓他的锐气,悄悄设置了一些难关。

2006年夏天,胡歌在横店《射雕》剧组。8月29日深夜拍完戏后,他跟助理张冕连夜坐车回上海,参加第二天的宣传活动。

助理心疼他累了一天,主动跟他换了位置,让他能在后座好好休息。谁也没想到,因为司机的疲劳驾驶,车子在嘉兴地界出了严重车祸。

胡歌整个头部遭到重击,连夜送到医院,全身上下被缝了120多针,并做了脸部植皮手术。



他醒过来的第一句话是:其他人怎么样?

身边人都瞒着他说,别人都没事,就你伤的最重。

胡歌终于舒了一口气:那就好。

几天后,他终于知道真相,助理张冕已在车祸当场死亡。这时胡歌再也控制不住,号啕大哭起来。



为了不让眼泪滴到伤口上,他就把头放得很低很低,让眼泪全都流在地上。

虽然保住了命,但对于一个明星来说,毁了容的脸,这是多大的打击啊。

后来他在博客里写下:

车祸创伤了我的容貌,也冲击了我的内心。
每次当我战战兢兢拿起镜子的时候,我都渴望能在镜子里寻找到勇气和力量。
镜子的语言简洁而充满了智能,除了我自己,没有人能够让我真正重新站立。

正如尼采所说,杀不死我的,只会使我更加强大。

每个人一生中或许都会经历一段难熬的日子,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够帮你。助理的不幸离去,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动力,因为他要为她而活。

《幸福的拾荒者》完整地记录了他的心路历程。为此,他把这本书的收入全部给了张冕的父母,只要一有空就去看望他们。



他以张冕的名义在云南等地捐献30所希望小学,经常带着礼物去看孩子们。

从此,胡歌开启了人生的下半场。如果皮囊难以修复,那就用思想去填满它。


03

因为脸上留下的疤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胡歌都有意无意地遮掩,他不想去面对真正的自己。

当导演蔡艺侬跟他说杀青后,他却沿着海滩跑了,本来是一种挺欢乐的场面,但他却跑着跑着就稀里哗啦的哭了。

所有的委屈、无奈、迷茫、孤独,在那一刻,都释放了出来。

为此,导演给剧组下了一个死命令:胡歌所有造型必须带刘海。因为刘海可以遮掩眼睛上的伤疤,这条规定也写进了胡歌所有的演员合同。



直到参演《神话》之后,胡歌突然想通了。他觉得过分的保护,其实是对演技的一种限制,也是对演员的一种羞辱。作为演员,没必要遮遮掩掩的。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笔经历都是生命的馈赠。

当我们学会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时,跨过心里的那道藩篱,人生之路才会变得愈发宽广。

或许是看中胡歌的不逃避,有直面生死的勇气,著名导演赖声川说选择了胡歌出演了《如梦之梦》这部话剧。



人生这一辈子,唯一明确知道会发生的事情,就是死亡。这好像是人生的宿命,每个人都毫不例外。

胡歌说,《如梦之梦》这部话剧对于我的意义,很难用一句话来说清楚,我觉得五号病人让我离演员这个职业,更近了一步。

在人们的印象里,好像演话剧的人都是“不红”的。

其实拍话剧最能考验一个人的专注精神和表演功底,只有话剧演得好的人,拍影视剧才能得心应手。比如老公胡歌,还有“前夫哥”雷佳音都是。

去年《如梦之梦》五周年发布会上,胡歌以一个帅气的姿势上了热搜。



有个“妈妈粉”在《如梦之梦》发布会现场对胡歌说:

我的老母亲今年89岁,身患癌症,她也很喜欢你,希望你能写句话鼓励她一下。这个妈妈粉是一个退休老教师,行动多有不便。

于是胡歌一个箭步跳上舞台,一时找不到桌子,索性半跪半趴在地上为她签字。





粉丝没有想到胡歌会有如此的亲和力,一时激动地泣不成声。

很多人看到这个画面后,都纷纷为老胡点赞,这就是教养,藏都藏不住的。

而最高级的修炼,莫过于修心。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04

正是有了演话剧的沉淀和导演的背书,劫后余生的他再次迎来事业的第二春。

《琅琊榜》里的梅长苏一角,仿佛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



特别是那句“我既然活了下来,便不会白白地活着”,简直就是胡歌的真实写照。



胡歌和梅长苏,都是少年得志,后突遭变故,被命运狠狠踩了一脚,然后在挣扎中浴火重生,王者归来。

只要你不抛弃梦想,梦想就不会抛弃你。

之后的《伪装者》、《大好时光》、《猎场》,每一部都惊艳四射。十年后的蜕变,已不再是当初那个翩翩少年了。



2016年,他一举拿下2016年金鹰节“最具人气男演员奖”。胡歌说了这样一段获奖感言:

我要感谢林依晨,她对我说过两句话。第一句话,是在我们拍摄《射雕英雄传》的时候,她说,演员演戏是一个探索人性的过程。第二句话,她跟我说,她是在用生命演戏。这两句话我会记一辈子。
我昨天非常有幸的和李雪健老师,同一班飞机来到长沙,李老德高望重,这么高的年龄,他只带了一个随行人员。我很惭愧,带了三个,而且体型都非常壮硕。他让我明白了生活中,一个真正的演员是什么样子……




胡歌的这一段发言,让我们明显感觉到了,他骨子里散发出来的,是劫后余生对命运的感恩和对人生的敬畏。

他在微博上这样写道:

一睁一闭眼,相隔已八年。回不去的容颜,求不来的蜕变。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它让我们更好地专注于内心的修炼。


05

人生最难的是放下,不管是放下苦难,还是放下荣誉。

就在事业达到顶峰之时,胡歌宣布息影一年,离开喧嚣的娱乐圈,选择去读书、去摄影、去旅行。



对于他的举动,很多人都不解。

他的解释是:

钱是赚不完的,永远都会有比我片酬高的人。演戏是一个往外淘东西的过程,需要有不断地输入才行。

胡歌是一个智者,懂得起跳之前先要下蹲的人,才能跳得更高更远。

他是一个演员,而不是一个明星。演员是需要拿作品来说话的,而学习是必不可少的。



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阅读,他会读《罪与罚》《活着》《挪威的森林》《了不起的盖茨比》等。

2016年7月,有网友晒出胡歌在酒店大堂看书的照片。他一直保持着阅读习惯,走到哪都会带着书。

一个人是在认真读书还是装装样子,一眼就能看出来。



去年,为了迎接自己的35岁生日,胡歌骑行千里,前往四川色达,他将灵魂释放在路上!

此外,他也曾自己跑到青海,参加为期7天的“守护斑头雁”的公益行动。

一个人,一个背囊,一个单反,和随行的同伴捡垃圾,低调做公益。



这几年,唐人影视经营的不太好,他的好朋友刘诗诗和袁弘都走了。有人就向他抛来橄榄枝,开出天价报酬。

胡歌却拒绝了:我对唐人有着特殊的感情。

后来在《鲁豫有约》中,胡歌道出了实情:当年出车祸后,蔡艺侬导演给我说,我们不换人,你几时回来,我们就几时开拍。就为了这句话,我要报恩。



娱乐圈的人设,就像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但胡歌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做事之前,先学会做人。

作为一个演员,最好的作品就是自己,演员的人品是最值钱的。至于你的相貌和才艺,都是内心赋予外在的载体。

我一直很欣赏老胡,他不仅拥有精湛的演技,更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品格。

他是内地最具代表性的一线男演员,集颜值和演技于一身的国民老公,没有之一。


一个不务正业的文字爱好者,最会写娱乐人物的自媒体人,偶尔品读诗词,长期泡娱乐人物圈,还活着。

喜欢我的文字,请联系微信(maidr_2018),公众号【叫我麦大人】,让我们用时间作陪,以文字为伴。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麦大人,访问 yuanben.io查询【 3QEQWKBS】获取授权

发布于 2018-06-19 17:19

谢谢你评价他是个演员,不是艺人也不是明星

发布于 2015-08-08 21:48

“去过山顶也到过谷底,抹过微云也斩过荆棘,不管身在何处,心永远都与地平线齐平”

发布于 2015-11-25 15:17

十年胡椒自来!

多图预警,流量慎入!

喜欢老胡的剧,但更喜欢他的文字,人生的感悟!我一直相信,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走过的路,读过的书。

以前他每拍一部剧,都会在微博分享他的文字配图跟他的摄影。不知不觉他的虎克船长日记也已经停更了好几年了!(可以去翻翻老胡早年的微博)

去年一位得了抑郁症患者的粉丝看完话剧后,老胡知道以后给她写了一句话:

一位白血病女孩粉丝微博私信了他,已经不玩微博的老胡跟她的对话全程用“您”,并邀请她看话剧,过程中完全没有明星的架子!

想到了那一句“愿我们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即使生命以刻薄荒芜相欺”

早年的老胡在微博的文字是这样子的:



所以,从文字中看出老胡不仅仅是文艺青年,更难得的是他的赤子之心。可以偷偷跑去三江平原宣传保护野生动物。去青海捡垃圾宣传环保!

他是一个感恩的人,发生车祸后他一直笑呵呵的,不让人担心,直到听闻助理(张冕)的去世而崩溃大哭,把射雕所有片酬建希望小学以助理命名,车祸后《幸福的拾荒者》的收益给了她的家人,并承诺永远照顾她的父母!经济公司在他的人生低谷时没有放弃,没有换角,一直等老胡痊愈,所以老胡在合同到期之后没有离开,哪怕在他的事业上公司已经帮不了他了!(当时的英皇跟华谊抛出橄榄枝)不在乎名利,大红时放弃一切跑去演话剧!

在我看来,除了演技!更需要的是,一个偶像,一个公众人物,能否给他的粉丝,给他人,给社会,带来一些正能量,这才能明星需要去做的!所以这么多年我很骄傲粉胡歌,学习到很多!

最后,是网友整理的图片!







编辑于 2018-08-27 06:26

曾有人问,“为什么没有人讨厌胡歌?”有一个回答,“怎么会讨厌一个十年前是李逍遥,十年后是梅长苏的人呢?”作为娱乐圈的常年“失踪人口”,胡歌似乎时常和大家上演着“他逃她追,他插翅难飞”的剧情。2015年,霍建华大婚,而他被人拍到在青海沿着公路捡垃圾,蓬头垢脸,有深度社恐的他,成功躲掉了一次人多的“聚会”,却被挂在了热搜榜好久。

下一次,他学聪明了,用头盔把脸捂得严严实实的,骑着摩托车去四川甘孜色达见自己的上师,结果在半路还是被人拍下视频发到网上,全国人民都知道了他要去色达。

最为声势浩大的一场逃跑,是在《琅琊榜》、《伪装者》大火后,在一场颁奖会上,主持人不小心把“胡歌要出国留学”的消息说出去了。原本想安安静静离开,结果变成了一场全网注视的围观。胡歌来美国上学的消息,迅速成为北美华人圈子里的大事件,短短几日,“北美捉胡歌小分队”迅速成立,4个微信群,2000多双眼睛盯着。在“你追我逃”的挣扎中,最后,这场逃跑以失败告终。


一直想要逃跑的胡歌,每年还是会消失几个月,在青藏公路和队友沿线捡垃圾,他说不用过度美化他,自己的力量其实很微薄。

在贫困地区资助了30多所希望小学,几乎每年都会去探望一次那里的孩子。

也会很认真地孩子说,“你读了书,拥有了很多知识,就会有很多种选择,不用只做一个打工仔或者去种田。”

骑摩托车进西藏,到海拔4000多米的沱沱河长江源保护站,守护野生动物。

拍戏时,剧组给他挑了好几家五星级酒店,他一个也没要,找了家离剧组最近的小旅馆,一住就是好几个月。

不拍戏,也不远走高飞的时候,就宅在家里。一个空屋子,里头放一张垫子或一把椅子,就坐着胡思乱想或者放空。大众似乎有一种趋势,把他往神坛的方向上推——娱乐圈的表演艺术家,道德楷模,而胡歌却常常把“受之有愧”放在嘴边。


2016年的金鹰节颁奖,胡歌获得了“最具人气男演员奖”。然而,在名单公布后,他没径直走向颁奖台,而是站起身,和身边的李雪健老师握手,俯身低头说,“受之有愧”。那一年,他有《琅琊榜》和《伪装者》两部作品傍身,风光无限,却一如既往地保持谦卑。

上台之后,他也没有居功自夸,只感谢了三个人。

一是,庆幸年轻时遇见郑佩佩,早早地告诉了他何为演员。

二是,感谢林依晨,曾经在他人生最艰难的时刻,告诉他演员该用生命去演戏。

三是,佩服李雪健老师出行,只带了一个人,让他明白何为谦逊亲和。无论站在多高的位置,眼里永远看得到别人的闪光之处,谦谦君子,不过如此。

一次《如梦之梦》话剧的发布会,胡歌全程鲜少发话,却在发布会结束之后,上了两次热搜。一次是见到老戏骨卢燕在两人搀扶下走来,怕奶奶摔倒,躬身拿掉一旁的杯子,又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让道。

另一次是为了给不能亲临现场的89岁奶奶粉签名,俯身在趴在地上,得知奶奶身患癌症后,认认真真地写下一句话,“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不要轻易交白卷。”

尽管抓拍的画质糊到掉渣,还是有很多网友被他暖到了,一个人刻在骨子里的教养,要演不出来,要藏也藏不住。


近几年,他一直在寻求转型,在电视剧圈里大红大紫,却一头扎入话剧舞台,《如梦之梦》里的5号病人,一演就是10年。转战大荧幕,无论角色大小,都愿意放下咖位去尝试,像一个新人一样,笑脸盈盈跟大家说,“我是便宜又好用的胡歌。”在《你好之华》里,他自毁形象,出演斯文败类、家暴渣男张超,出镜时长只有10分钟。

拿到《南方车站的聚会》的出演机会,怕导演临时反悔,自己兴冲冲地骑着摩托车就去拿剧本了。拿到剧本后,为了融入角色,他又开始把自己打扮成清洁工、流浪汉,走在街头上,直到没有一个粉丝能认出他。这是胡歌主演的第一部电影,也是那一年唯一入围戛纳电影节的华语影片,粉丝发起集资应援, 要支持电影。然而很快,胡歌就联系了古月哥欠观影团发起退款,写了一篇长文解释,“感谢大家的支持,但我不希望用特殊的方式来制造盛世假象......演技好不好,作品行不行,我自己承担,我自己负责,赢要光彩,输不丢人。”


粉丝集资应援在娱乐圈见怪不怪,粉丝支持自己偶像的电影也无可厚非。然而面对外界的追捧,他总是一边努力着,一边想方设想地逃离,说着“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这几年来,胡歌在热搜上的画风渐渐变得诡异。仗着有颜任性,一次又一次“丑”上热搜,挑战颜粉们的底线。刚在戛纳红毯上大放异彩,转眼就拿巧克力冰淇淋当口红,在嘴上勾勒出完美的唇线,一脸陶醉,粉丝却惊呼,“大哥?你谁啊?”

在青海捡垃圾就要有捡垃圾的样子,胡子拉碴,头发凌乱,趴在窗台上咬苹果做鬼脸,放飞自我。

顶着复古爆炸头和粉丝合影,墨镜一戴,谁也不爱,活像一脸不羁的中年狂野阿姨。

娱乐圈明星极力掩饰自己的黑照,而胡歌自己量产黑照。他不再刻意修饰生活中的外表,拿上相机,用镜头跟世界对话。

娱乐圈流量换了一拨又一拨,老公已经按季抛了,而他穿越过名利场,时而逃跑神隐,去做公益,去读书,去过不一样的人生。时而带着作品,惊艳回归,他说,“我都快40了,可能再努力、再突破,也就这样了,已经看到天花板了。”但我们知道,他绝不会止步于此,就像他曾经鼓励影迷的,人生是一场难得的修行,演员胡歌也不会轻易提前交卷。

发布于 2021-07-29 20:02

“名利二字,绝非先生格局”

编辑于 2017-06-21 10:11

一个愿意把爸妈纹在身上的人,怎么会差。


——

图源见水印





完美

——

在微博上看到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然而我选择相信。是胡爸爸和胡妈妈的结婚照。好幸福的爸爸妈妈。没错,姓胡。

——

哎呀妈呀爪机抽了所以拖了好久才更。发了三遍才对TAT谁来拯救我的流量TAT

编辑于 2015-10-14 19:12

看到他的微博,这应该也是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吧

发布于 2015-10-24 19:22

对许多人来说,

乘胜追击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胡歌偏偏是逆流而上的性格。

许多问题他都曾苦苦想追求一个答案,

现在却能接受无常才是常态的事实。

他想明白了,松弛了,

新的角色和新的篇章也一起开始了。


摄影:孙郡 / 采访 撰文:李冰清

化妆:李莉 / 发型:Kenji_Yu

创意 形象 :吴炜 / 策划 编辑 :谢如颖

美术编辑:王小明

鸣谢:上海艾迪逊酒店上海首席公馆




无常才是真正的常态。

那天最后的记忆是被拽上台,被大家抛向空中,两下过后,胡歌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酒到底还是上了头。《南方车站的聚会》杀青宴上,好多人都哭了,可他没掉眼泪,只是碰了一杯又一杯。 4 月 1 日进组, 10 月 1 日杀青,整整半年,竟然就这样过去了,感慨有,高兴有,他心里各种情绪交杂出的复杂层次,眼泪可能不足以概括。

差不多又是半年后,某天夜里他收到了一条短信,是《南方车站的聚会》入选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消息。那些日子他略有失眠的困扰,这下干脆兴奋到天明。之前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去戛纳,他都婉言谢绝,他希望以演员的身份、带着一部作品踏上心里的“电影至高殿堂”。

终于以这样的方式去戛纳,是荣誉,也算是实现了他一个“小小的目标”。出发前,他没忍住先看了次电影成片,“满意谈不上,但我觉得值得,不虚此行,至少我找到方法了。”他说的是表演,于生活本身,创作这个角色的旅程也平息了那些曾经翻江倒海的忐忑,被他认为“过誉的评价”所带来的惶恐,对于自身不断反省所带来的不安,都渐渐尘归尘,土归土。

如果一部戏得到了认可,那就再演一部更好的——在胡歌的想象里,这本应是一个演员自我追求的道路。可蜂拥而至的关注让他不得不分心去应对许多力不从心的事情,他感到疲倦,又不知如何斩钉截铁地拒绝。对许多人来说,乘胜追击是理所当然的事,“可我就是非要逆流而上的性格。”


几年前曾经有篇采访,说的是他骑摩托车长途旅行的故事,用了类似“胡歌和自己的一次妥协”这样的标题,朋友转给他看,哈哈大笑说“矫情”,他却不自禁地想了很久。“反过来想,是不是平时我一直都不愿意和自己妥协?所以那一次的旅程是所谓的任性、难得的妥协。”

什么才算“妥协”呢?或许只是随心所欲做些不管不顾的事情,安心享受触手能及的快乐。可那只是一时一刻,无论曾经取得了怎样的成绩,他似乎总是归结为“天时地利”,然后用更苛刻的眼光打量自己,主动站到和自我对决的位置上,心里还会冒出一个声音,“还有别的可能吗?”


“不舒服才是对的”

第一次见刁亦男前,胡歌没有做任何准备,他不想“临时抱佛脚”,刻意把自己变成导演心目中的样子,“我只想让他看到我当时最真实的状态。”两人约了顿平常的饭,他对刁亦男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儒雅、非常低调内敛”,也庆幸有个中间人在,“不然可能我们许久都憋不出一句话来。”他心里高兴,“看来气场挺合的。”

拍完电视剧《猎场》后,胡歌几乎有两年时间没有接戏,剧本纷至沓来,却没有让他有创作冲动的作品。许多人无法理解他的隐身,也无法理解他对“驾轻就熟”这几个字的警醒,当“梅长苏”这个角色把他再次推到公众关注的顶点后,他知道是时候再次切换轨道了,可这一步怎么迈,他没有答案。三年前我见到胡歌时,他带着点怅然,用“不学无术”形容自己,又用极严厉的词语评价那些叫好叫座的角色——那时他渴望停一停,体会充实而饱满的生活,希望真正的自己可以追上旁人眼中的自己。

“所以有人说刁亦男导演想约我见一见的时候,我想,这可能会给我打开另一扇门。”看完剧本后他只有一个念头,我能演周泽农吗?一个始终在暗不见光的夜色中逃亡的犯人,他完全没有演过这样类型的角色,电影构建的那个世界与他的现实生活和经历也相去甚远。与文艺片导演合作,而且还是上一部电影拿下过柏林电影节大奖的导演,自己行不行?他暗自揣测,导演或许和自己一样忐忑,“一直在偶像剧和商业电视剧作品里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的演员,他没有用过。”

刁亦男之前看过他不少剧照和广告作品,“比较青春小生的感觉”,但一张杂志封面照片让他觉得,胡歌有他所期待的硬朗潜质。在见到本人前,他心里已经有了百分之八九十的确定,“我相信可以和他合作顺畅,如果演员和大家对角色的想象有很大的距离,反而更能激发我的一些创作激情。”剧本他已经磨了两年,又因为档期等问题等了一年,他对胡歌志在必得。



第一次见面时,胡歌就直言了他的困惑,接到剧本后,他再次向导演坦诚了自己的顾虑和压力,刁亦男安慰他,我们有很多时间准备,可以慢慢来。他们约着长聊过一夜,一人一瓶红酒,分享彼此生活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有了这样信任的基础,胡歌更放心把自己完全打开,“不管成败与否、结果如何,我想去冒一次险。”

刁亦男给他加了颗定心丸,“导演说,我是个要求非常严格的人,不会对不起我的作品。”他让胡歌做好心理准备,“现场达不到要求就不会喊‘过’,可能会拍很多条。”“拍很多条”的情况的确出现过几次,但完全没有影响胡歌的信心,“重复再来的时候,如果你无法调动或者无法复制情感,只能说你不够职业。如何合理巧妙运用真实的情感是衡量一个演员专业性的标志之一,它考验的是演员的准备度和切入点。”

他也理解,导演用重复的方式来寻找更多可能性的同时,偶尔也在故意借机打磨演员的自信。“表演时如果过于自信,演员往往会陷入一种所谓的模式里去,他会觉得我这么演是最准确、最有感染力的,反而会把其他的许多敏感性关掉。”他警觉这种偏执的滋长,“演戏的时候,你内心是否有这个支点,自己是一清二楚的。如果完全是靠经验或是一些技巧,或者记所谓的节奏动作,那你就只有技巧,没有情感,整个是跳出人物的。”他觉得不能对任何一种表演方式妄下是对是错的断论,殊途同归,结果是要观众“相信”。

与刁亦男合作过《白日焰火》的廖凡也参演了《南方车站的聚会》,他有些惊讶,这部作品会呈现出与以往如此不同的风格:之前的故事更为完整,情节的解扣、人物的描摹更容易让观众过瘾,可这一次,刁亦男用更意向化的方式强调视觉冲击感,人物的内心往往直接用环境的描绘传达。在廖凡看来,这要求演员去寻找“如何在其中铺开”的方式,空间更大,表演也更求精准。



对过往作品大部分是电视剧的胡歌而言,他必须用十二分的敏锐来迅速摸索更合适的表演方式。电视剧胜在容量,可以把人物建立起来后慢慢铺垫,“哪怕有几场戏不对,你也有足够的空间来补救。但电影不行,每一帧你都必须在人物里,哪怕一个镜头跳出来,也会非常明显。”这次的台词也被摆到了一个相对次要的位置上,有时拍上十天半个月都没有几句,他意识到,电视剧惯有的宏大台词量让他的准备习惯有所偏颇,“以前拿到剧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台词拿下来。但往往我把台词看得太重要了,以至于很多时候在演台词,而不是演人物。”

他试着尽可能在表演中减少技巧的成分,“我不能完全做到不露痕迹,但只要出现一点那种感觉,导演马上就能看出来。”眨眼是一次还是两次有分别,呼吸起伏是强是弱也有分别,这种“用放大镜式的”苛求方法让他时刻紧绷着神经,“非常好,以前很难有那么高的要求,逼着我往人物的内心去走。”

第一次围读剧本用了近三小时,胡歌看到刁亦男默默流下的眼泪,心里暗自惭愧,“我为什么没有被这样感动?”后来他总是说刁亦男的“任性”,“导演一旦进入创作的状态就会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任何事情都不会影响到他,他为了达到心中想要呈现的效果,是不计成本、不问代价的。”

这也让他更渴望掏出一些不同的东西来。进组第一个月还是准备期,尚未开机,心理压力加上对环境的陌生,胡歌已经在一种无所适从中徘徊。其间他得了一次肠胃炎,加上发烧,折腾了一个星期才平息下去,“吃了药也没用,可能是精神性的。”之间导演问他,最近感觉如何?他回答,好,也不好。

“这些负面的情绪或者说身体上的不适,我都留着,因为它们让我更接近角色。一个逃犯,戏里几乎 90 %的状态都是不安和焦躁,我没有必要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自信满满和舒服的状态,不舒服才是对的。”


“跳出来看自己”

胡歌评判一个角色的难度标准,在于自己是否能快速进入那个角色,并抓住他的内核,“周泽农,难。”精神和体力上的消耗也带来双重压力,杀青比原定时间延迟了一个多月,闷热的武汉夏夜一个个熬过去,最后他竟盼着早些结束。电影《李娜》中的“姜山”一角相对没有如此大的压力,可在接到导演陈可辛的邀约时,他一样不自信而且满腹担心。


“接到邀约时,我完全没准备。”但剧本出自编剧张冀之手,他喜欢,加上陈可辛那句“我需要一个观众心目中的姜山”,他被说服了。他本来就对网球有兴趣,一直敬佩李娜,但心里有道坎不知该如何迈过,“如果《李娜》中演的是生活中的李娜,那如何能让观众相信姜山就是我?”

胡歌对陈可辛提了一个要求,要我演,我就必须见一次真人。他已经看过许多有关姜山的采访和视频,“从外形上去塑造他,可能比较难,但见了姜山本人之后,抛开视觉上的因素,我觉得他身上很多可爱、温暖的地方都是可以去表现的。”电影的时间跨度不小,姜山的体形由精壮到发福再瘦回来,胡歌自觉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如此剧烈的转变。“我想好吧,我把人物的外在部分虚化,着重去表现这个李娜背后的男人的内心。”

他这一两年里合作的这些导演,对电影的要求普遍是“克制”,和电视剧里那种释放感不是同一个频道。自己的角色在整部作品中应当承担的任务,他有了更精准的判断,追求自我的标准之外,他更多从作品的需要去权衡角色的分寸。这些角色都让他尝试了不同的表演感受,可以更沉重一些,也可以更轻松一些。他曾苦苦思索,如何用生活赋予角色更鲜活的底色,如何更准确地拿捏真实与戏剧之间的比例,可当他用更简单的方式去拥抱一个角色的时候,反而从中得到了生活的启示。

《如梦之梦》他已经演了六年,每一年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和一群相对固定的人去做同一件事,这种形式感让他有了种错觉:好似之间那一年的一切,不过是大梦一场。“大概是从第三第四年开始的。比如说去年的今天,我在北京保利剧场晚上几点钟说了这句台词,隔了一年,我又在同一天、同一时间、同一个地方说这同一句台词……你会发现,相隔一年的这两个时刻是可以重叠的。”

每一年,这种感觉都会更加深刻。“就好像我昨天晚上在床上躺下睡着,做了一个很长的梦,梦里我去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事情,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我还在床上,还是盖着同一条被子,还是原来的姿势……在舞台上的这一刻反而是真实的。”

在某一轮演到第五第六场的时候,开场前的那一分钟他还在念着“还要再来一遍”,但临上场了,迈出第一步前他深吸了一口气,“来吧,梦又开始了,让我看看今天会有什么不一样?”这是演戏最真切的感受,也让他对人生有了另一种解读的视角,“我们以前接受的概念,都是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要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只要意志力够强大就会有希望。可有时偏偏不是这样的,我们要去接受残酷和无常的一面。”

并非是某个突然瞬间的顿悟,但他渐渐明白,他的执着促成了自己一次次的蜕变,也差一点让自己陷于牛角尖里彷徨,但幸好,他没有“把牛角尖钻破”,而是适时返身而归。“现在我学会跳出来看自己了——当看到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时,我看到自己也在不停变化。之前纠结的时候,我找不到答案,而且接受不了,觉得一定需要一个答案。但现在我知道,无常才是真正的常态。”



此地与“别处”

不久前,胡歌有几位藏民朋友到上海来看他,他们看到上海高楼大厦和夜晚不灭的霓虹时的兴奋,让胡歌想起了自己在高原时的心情。高原并非世外桃源,城市也非牢笼,它们对不同人而言,都是“在别处”。

你所有内心的感受和外部的环境似乎有直接的关系的。我们从小成长在城市里,其实也被局限在城市的视角里,突然改变了外部环境,置身于广阔无垠的大自然时,会觉得心里特别平静,看到人类的渺小。可并不是那里的环境真的比城市更具哲学意味,只是我们跳出原先世界的时候,心被打开了。”

每个人都要找到内心的幸福感,找到一个支点,“别处”会带来一时的开阔,也会让获得幸福的途径更多元化。这几年胡歌去了好多次青海和长江源做公益活动,在那些地方他常常会问自己,在这里,我究竟可以干什么?

“比如去‘绿色江河’,我刚开始真的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那里对志愿者的专业要求还挺高的,身为一个演员,我好像力不从心。”但创始人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力量,即使是一个组织能力也有限,但公益最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去转变其他人的意识和观念,“我的作用就是传播和宣传。可能我改变不了现状,但从我做起,至少有人会看到我们在做些什么。”

但“别处”终究是暂时的,想象永远和现实间存在些落差,“更好些或是更坏些都有可能。很小的时候我就对自己说,不管我做了什么决定,我都不会后悔,哪怕过程很揪心。何况对演员来说,说不定某天这种体验就能被用到。”

被理解还是被误解,他已经不那么在乎了。表演是一种单向输出的方式,他并不需要即时的肯定来做判断,也不会因此感到孤独,“而且我不怕孤独,我一直都需要和自己相处的时间。”他也更能坦然地面对无常,“接受了无常后,你才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你不能总是想维持某种状态,不能总是害怕失去,因为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





监制:新裤衩

视觉:Pomelo Zo

版式:Harper

编辑于 2019-09-05 15:59

圈里少数真材实料的演员,也许是他曾经的经历换来今天的云淡风轻。

发布于 2015-08-15 22:57